附件1 福建省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tǒng)計報表
2009 年 1 月至 12 月
單位名稱: 浦口鎮(zhèn)人民政府 單位分管領導: 雷發(fā)勇 報表類別: 年度報表
填報人: 陳曉 聯(lián)系電話: 0591-26337066 傳 真: 0591-26337033 填報日期: 2010年 1月 18 日
指 標 名 稱 |
計量 單位 |
本期 實際 |
本年 累計 |
(一)制作、獲取政府信息總數(shù) |
條 |
33 |
33 |
其中:1.主動公開信息數(shù) |
條 |
33 |
33 |
2.作為依申請公開信息數(shù) |
條 |
|
|
3.不予公開信息數(shù) |
條 |
|
|
(二)主動公開 |
|
|
|
其中:1.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shù) |
條 |
33 |
33 |
2.機構職能類信息 |
條 |
7 |
7 |
3.政策、規(guī)范性文件類信息 |
條 |
6 |
6 |
4.規(guī)劃計劃類信息 |
條 |
6 |
6 |
5.行政許可類信息 |
條 |
|
|
6.重大建設項目、為民辦實事類信息 |
條 |
1 |
1 |
7.民政扶貧救災社會保障就業(yè)類信息 |
條 |
2 |
2 |
8.國土資源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保能源類信息 |
條 |
1 |
1 |
9.科教文體衛(wèi)生類信息 |
條 |
|
|
1O.安全生產(chǎn)、應急管理類信息 |
條 |
10 |
10 |
(三)提供服務類信息數(shù) |
條 |
|
|
(四)公開形式 |
|
|
|
其中:1.網(wǎng)站公開 |
條 |
33 |
33 |
2.政府公報公開 |
條 |
|
|
3.報刊廣播電視公開 |
條 |
|
|
4.新聞發(fā)布會公開 |
條 |
|
|
5.其他形式公開 |
條 |
|
|
(五)轄區(qū)網(wǎng)站開設專欄或網(wǎng)頁總數(shù) |
個 |
1 |
1 |
(六)網(wǎng)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134 |
134 |
(七)現(xiàn)場接待人數(shù) |
人次 |
|
|
(八)網(wǎng)上咨詢數(shù) |
人次 |
|
|
(九)咨詢電話接聽數(shù) |
人次 |
|
|
(十)依申請公開信息總數(shù) |
條 |
|
|
其中:1.當面申請數(shù) |
條 |
|
|
2.傳真申請數(shù) |
條 |
|
|
3.電子郵件申請數(shù) |
條 |
|
|
4.網(wǎng)上申請數(shù) |
條 |
|
|
5.信函申請數(shù) |
條 |
|
|
(十一)對申請的答復總數(shù) |
條 |
|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shù) |
條 |
|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shù) |
條 |
|
|
3.其他答復數(shù) |
條 |
|
|
4.否決公開答復總數(shù) |
條 |
|
|
其中:(1)“免予公開范圍1”數(shù) |
條 |
|
|
(2)“免予公開范圍2”數(shù) |
條 |
|
|
(3)“免予公開范圍3”數(shù) |
條 |
|
|
(4)“免予公開范圍4”數(shù) |
條 |
|
|
(5)“免予公開范圍5”數(shù) |
條 |
|
|
(6)“免予公開范圍6”數(shù) |
條 |
|
|
(7)“免予公開范圍7”數(shù) |
條 |
|
|
(十二)行政復議數(shù) |
件 |
|
|
(十三)行政訴訟數(shù) |
件 |
|
|
(十四)行政申訴、舉報數(shù) |
件 |
|
|
(十五)收取費用總額 |
元 |
|
|
其中:1.檢索費 |
元 |
|
|
2.郵寄費 |
元 |
|
|
3.復制費(紙張、光盤、軟盤) |
元 |
|
|
4.其它收費 |
元 |
|
|
(十六)收費減免總額 |
元 |
|
|
(十七)收費減免人數(shù) |
人次 |
|
|
(十八)舉辦政府信息公開各類培訓班總數(shù)△ |
期 |
|
|
(十九)參加政府信息公開各類培訓班總人數(shù)△ |
人 |
1 |
1 |
(二十)政府信息公開指定工作人員總數(shù)△ |
人 |
1 |
1 |
其中:1.專職人員數(shù)△ |
人 |
|
|
2.兼職人員數(shù)△ |
人 |
1 |
1 |
(二十一)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專項經(jīng)費△ |
萬元 |
|
|
(二十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實際支出△ |
萬元 |
|
|
(二十三)與訴訟有關的總費用△ |
萬元 |
|
|
(二十四)檔案館和圖書館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
|
|
|
1.接受送交政府信息單位總數(shù) |
個 |
|
|
2.接受送交政府信息總數(shù) |
條 |
|
|
其中:(1)紙質(zhì) |
條 |
|
|
(2)電子 |
條 |
|
|
3.接受現(xiàn)場查詢?nèi)藬?shù) |
人次 |
|
|
分析說明
(描述本季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情況,并對申請情況等有關指標作同比分析,對發(fā)生明顯變化的指標進行具體分析。請重點對公眾關注點以及答復處理等方面出現(xiàn)問題作出說明,對其中難以判斷是否屬于免予公開的案例進行舉例說明,并對本部門首次處理不滿的申訴案件作相應的跟蹤記錄,可針對有關問題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 備注:標注“△”為半年度統(tǒng)計指標。
附件2 統(tǒng)計指標解釋
01.制作、獲取政府信息總數(shù):指本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guī)定,制作、獲取的政府信息總數(shù)。
02.主動公開信息數(shù):指按照《條例》規(guī)定予以主動公開, 并已編入本部門規(guī)范的信息公開目錄的信息數(shù)。
03.作為依申請公開信息數(shù):指按照《條例》規(guī)定作為依申請公開的信息數(shù)。
04.不予公開信息數(shù):指按照《條例》規(guī)定不予公開的信息數(shù)。
05.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shù):指在已編入本部門規(guī)范的信息公開目錄的信息數(shù)中已全文電子化的信息數(shù)。
06.提供服務類信息數(shù):指本年度從本部門的工作實際出發(fā),主動公開非本部門名義發(fā)布的政府信息數(shù)。如在本部門網(wǎng)站上公開上級主管部門頒布的政策、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本部門與其他機關聯(lián)合發(fā)布的政府信息。
07.轄區(qū)網(wǎng)站開設專欄或網(wǎng)頁總數(shù):指轄區(qū)內(nèi)各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網(wǎng)站開設專欄或網(wǎng)頁總數(shù)。
08.網(wǎng)站專欄頁面訪問量:指對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的頁面瀏覽訪問人次。
09.網(wǎng)上咨詢數(shù):指通過網(wǎng)上留言、電子郵件等方式咨詢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次數(shù)。
10.咨詢電話接聽數(shù):指從事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查閱點、受理點接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電話咨詢次數(shù)。
11.依申請公開信息總數(shù):指本年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申請公開信息的總數(shù)。
12.當面申請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到從事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查閱點、受理點向從事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工作人員提出申請公開信息的請求數(shù)。
13.傳真申請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傳真方式申請公開信息的數(shù)量。
14.電子郵件申請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申請公開信息的數(shù)量。
15.網(wǎng)上申請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網(wǎng)上提交申請表格申請公開信息的數(shù)量。
16.信函申請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信函方式申請公開信息的數(shù)量。
17.對申請的答復總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申請信息公開的答復總數(shù),包括同意公開答復數(shù)、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shù)、其它答復數(shù)以及否決公開答復數(shù)。
18.同意公開答復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申請信息公開的請求予以同意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19.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申請信息公開的請求予以同意部分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0.其它答復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申請的信息,系“非《條例》所指政府信息”、“信息不存在”、“非本部門掌握”、“申請內(nèi)容不明確"的答復數(shù)量。
21. 否決公開答復總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申請的信息未予提供的答復數(shù)量。
22.“免予公開范圍1"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以屬于國家秘密之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3.“免予公開范圍2"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以屬于依法受保護的商業(yè)秘密或者公開可能導致商業(yè)秘密被泄露等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4.“免予公開范圍3”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以屬于依法受保護的個人隱私或者公開可能導致個人合法權益受損害等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5.“免予公開范圍4"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以屬于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jīng)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等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6.“免予公開范圍5"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以屬于正在內(nèi)部研究、調(diào)查、討論或處理過程中等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7.“免予公開范圍6”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 請以屬于與行政執(zhí)法有關,公開后可能會影響檢查、調(diào)查、取證等執(zhí)法活動或者會危及他人合法權益等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量。
28.“免予公開范圍7”數(shù):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以屬于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禁止公開等原因而否決公開的答復數(shù)目重。
29. 行政復議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針對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根據(jù)福建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規(guī)定并依行政復議法申請行政復議的數(shù)量。由被申請人(單位)統(tǒng)計。
30.行政訴訟數(shù):指在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針對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根據(jù)福建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規(guī)定并依行政訴訟法提起行政訴訟的數(shù)量。由被訴訟人(單位)統(tǒng)計。
31.行政申訴、舉報數(shù):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針對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根據(jù)福建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規(guī)定向本部門或有關部門提出與本部門相關的信訪、舉控等申訴數(shù)量。由被申訴人單位統(tǒng)計。
32.收取費用總額:指公開單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以及依申請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過程中實際收取的有關檢索、復制、郵寄等費用的總額,包括主動公開信息收取費用和依申請?zhí)峁┬畔⑹杖≠M用。
33.檢索費:指公開單位依申請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過程中實際收取的檢索費用。
34.郵寄費:指公開單位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要求進行郵寄所發(fā)生的費用。
35.復制費:指公開單位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要求進行紙質(zhì)復制所發(fā)生的費用(包括光盤、軟盤)。
36.其它收費:指公開單位依申請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過程中實際收取的其它費用。
37.收費減免總額:指本季度內(nèi)公開單位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過程中,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對經(jīng)濟困難的申請人給予減免有關檢索、復制、郵寄等費用的總額。
38.減免人數(shù):指公開單位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對經(jīng)濟困難的申請人給予減免相關費用的總人(次)數(shù)。
39.舉辦政府信息公開各類培訓班總數(shù):指本地區(qū)、本部門舉辦政府信息公開各類培訓班總期數(shù)(含縣、市、區(qū)及部門)。
40.參加政府信息公開各類培訓班總人數(shù):指本地區(qū)、本部門參加政府信息公開各類培訓班學習總人數(shù)(含縣、市、區(qū)及部門)。
41.政府信息公開指定工作人員數(shù):指公開單位在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中負有專項職責的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總數(shù)。
42.專職人員:指公開單位在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中負有專項職責的專職人員數(shù)。如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受理點、查閱點的專職接待人員、檢索和復制人員等。
43.兼職人員:指公開單位在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中負有專項職責的兼職人員數(shù)。如負責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統(tǒng)計工作。
44.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專項經(jīng)費:指公開單位為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而從政府財政中專項列支的經(jīng)費。
45.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的實際支出:指公開單位為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中的實際支出費用,以政府財政專項經(jīng)費為準。如無專項經(jīng)費,以實際支出計算,如為政府信息公開事務受理點、查閱點添置的電腦、打印機、復印機、觸摸屏、電子顯示屏等硬件設備和網(wǎng)上信息公開事務的相關費用,以及印制的政府信息目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便民小冊子和用于信息復制的紙張、磁盤等消耗品的費用。
46.與訴訟有關的總費用:指公開單位在處理政府信息公開事務中用于與訴訟有關的支出費用。
47.接受送交政府信息單位總數(shù):指檔案館、圖書館接受本級送交政府信息的單位總數(shù)。
48. 接受送交政府信息總數(shù):指檔案館、圖書館接受本級從事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單位送交政府信息總數(shù)。
49.接受現(xiàn)場查詢?nèi)藬?shù):指檔案館、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接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查閱人次數(shù)和當面咨詢?nèi)舜螖?shù)。
|